广州亚运村
广州亚运村选址于番禺片区中东部、是规划的广州新城建设启动区,是城市“南拓”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建设将带动广州新城及周边区域快速发展。广州在亚运会结束之后,仍将举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,预计参赛人员为7000人,届时,广州亚运村的规模完全可满足亚残会的需求。亚运村内将依靠专用巴士、电瓶车及自行车作为村内人员的交通工具。专用巴士与周围交通站点连接,用于环绕整个亚运村,并可到达运动员村的各区入口、媒体村和广州亚运体育馆等场所。
根据规划,亚运村选址于广州新城启动区,北临清河路,西靠京珠高速,占地120公顷,总建筑 面积约35.8万平米,为亚运会官员、运动员提供住宿、生活和训练场所,该项目将在2009年12月建成。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有41个比赛项目(待定)场馆建设方案包括新建场馆项目11个,其中省新建5个,市新建6个。
亚运村占地面积:
亚运村规划用地面积2737230.2平方米,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1986086.5平方米。据测算,亚运会期间亚运村需要容纳14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(运动员村),10000名媒体人员(媒体村)、2800名技术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18000人进驻,赛后还需要满足亚残会4000名参赛人员使用。亚运村建设项目计划于二00九年十二月完成土建,二0一0年六月底前工程竣工,八月底完成家具、器材、设备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。
亚运村建设内容:
包括建设规模、各功能区、交通路网、公共服务设施、交通配套设施、绿化布局、交通组织策略等。而此次规划设计有三大总体原则:一是体现“激情盛会,和谐亚洲”、绿色亚运、文明亚运的理念;二是充分考虑运动员和参加人员的居住、生活、训练、休闲娱乐,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、生活和信仰差异等细节;* 三是塑造山水相逢、生态宜居的居住区典范,通过亚运村建设带动广州新城的发展。
亚运村环境建设:
再现岭南水乡,保留原有河涌和绿化系统,提前栽种或移植植物。根据规划,亚运村将充分体现岭南水乡特色,尽量保留原有河涌和绿化系统,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;而沿快速路、主干道两旁,也都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交通对亚运村的污染。在亚运村大规模建设前,还将提前栽种或移植植物,使亚运会举行期间形成浓密树阴和植被。对区域内的原自然生态环境、现状水网和人文资源注重加以保护和利用,改造成以莲花湾为中心的岭南特色景观。
“三纵三横”直通
亚运村的道路将四通八达,“三纵三横”的骨架道路网将直通亚运村,而地铁、公交均将在亚运村附近设置枢纽站场。三纵为三条主干道(30、60、60米,现未命名);三横为清河路(80米)、次干道一(30米未命名)、长南路(40米)。轨道交通4号线沿京珠高速公路东面建设,在亚运村西南角设海傍站,公交站场、地铁站合并设置。海傍站离媒体村仅400米。清河路将与京珠高速、南部快线和另一条正在建设中的规划路相连,这些道路均可通往比赛场地。